11,704 次總覽
你是否常常看到有經驗的健身者們都會定期去測量InBody?那麼到底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呢?為了解答這些問題,我們特地為大家準備了這篇有關於InBody的文章。
與此同時,我們也收到了很多剛踏入健身的健身者們所發出有關於InBody的問題,由於問題太多,所以我們統整了一些常見問題來回答大家,如下:
什麼是InBody?
什麼人適合測量InBody?
為什麼測量InBody那麼重要?
InBody應該多久測量一次?
測量InBody前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?
該如何測量InBody?
InBody的數據該怎麼看?
InBody有什麼優點和缺點?
今天我們將回答以上所有的問題,那我們話不多說,馬上開始吧!

快速鏈接
什麼是InBody?(帶你快速了解!)

Inbody是一種透過生物電阻抗(BIA)原理來檢測身體組成的醫學儀器,也就是讓身體通過微量的電流,取得電阻指數來算出體內有多少脂肪以及非脂肪組織。這種儀器的最大特點就是它可以準確測出人體的體重、體脂率、肌肉量、基礎代謝率等等,讓測試者可以全方位解析身體組成。
我們人體主要是由蛋白質、脂肪、水、礦物質和骨質組成,這些物質都平衡地存在於我們的體內,但這些物質一旦失衡就會有可能造成肥胖、水腫或是帶來一些疾病,而InBody分析也成為了臨床診斷及醫療上的必要檢測。

此外,InBody儀器也是目前在市面上唯一能分析體脂肪分佈的儀器,同時可以精確地分析細胞內、外液的分佈,提供有關於體液異常患者的資訊來讓醫師進行評估。
那麼什麼人需要測量InBody呢?接著看下去,讓我們告訴你!
什麼人需要測量InBody?(你也應該測量哦!)

大部分有經驗的健身者們都會定期的進行InBody測量,那是因為他們可以快速了解到自己的體脂肪率、體重、骨骼肌等數據,這些數據可以讓他們了解到自身知否有進步或是退步。
不僅是健身者,其實一般人也應該定期測量InBody,這樣我們才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身體組成狀況,讓我們可以及時對症下藥,要知道過高或過低的身體組成都有可能導致疾病。
接下來,我們將告訴你為什麼測量InBody那麼的重要,繼續看下去吧!
為什麼測量InBody那麼重要?

世界各地的肥胖率每年都在飆升,而過高的體脂肪率會嚴重危害健康及壽命,這也成為了公認的事實。原因是許多健康問題都與過多的脂肪及肥胖有關係。
肥胖導致的健康問題突顯了測量InBody的重要性,不論是脂肪過多、肌肉太少、骨質密度低或是其他狀況,如果身體組成不平衡都會明顯地影響短期與長期的健康。

所以為了自身的健康,定期去測量InBody真的非常重要。
那麼我們需要間隔多久去測量一次InBody呢?接著看下去吧,讓我們告訴你!
InBody應該多久測量一次?

如果是健身者,這裡建議你可以定期以(一月或季為單位)做一次InBody測量。
如果你是正在接受相關於身體組成之治療,如體重管理治療、物理治療或是正接受醫師處方治療時,則需要每2週至4週進行一次InBody測量。
當然以上的測量時間僅供參考,你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狀況來調整測量時間。
接下來,我們將告訴你有哪些事項是在測量InBody前是需要注意的。
測量InBody前需要注意的事項(為了得到更準確的數據!)

為了確保可以得到準確的InBody數據,我們有幾個事項是需要注意的。
1. 建議以空腹的狀態來測量InBody
如果在測量InBody前有進食,InBody儀器在測量的過程可能會誤以為胃裡面的食物為脂肪,這會造成其測量結果不準確。
為了要獲得更精準的測量結果,建議可以在空腹時測量InBody,或是在進食後隔開3小時才進行測量。
2. 建議如廁後才測量InBody
根據BIA原則,我們體內的糞便和尿液會被視為體脂肪,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,所以建議上了廁所後才測量InBody。
3. 建議在運動或洗澡前測量InBody
由於運動和洗澡的過程會使我們的血液流量增加,身體的組成可能會有短暫的改變,所以建議在運動或洗澡前測量InBody。
4. 不建議體內有心臟節律器者測量InBody
由於測量InBody時會有極少且微弱的電流會流經全身,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心臟節律器異常,所以這裡建議體內有裝心律調整器者切勿使用InBody儀器。
繼續往下看,我們將教你該如何測量InBody。
如何測量InBody?(步驟超簡單!)

測量InBody的步驟
第一步:脫掉鞋襪。
第二布:站上InBody儀器,並測量體重。
第三步:輸入個人資訊。
第四步:站上Inbody儀器並握住InBody儀器的手把,同時對準其手部電擊處,接著等待測量完成。
測量InBody的正確姿勢
- 保持手臂伸直
- 雙臂切勿碰觸到身體兩側
- 大腿切勿相互碰觸
- 保持背部挺直
- 將腳後跟對齊後方電極上
注意:由於市面上有多種的InBody儀器,所以以上的測量步驟和姿勢或許不適合所有InBody儀器,建議還是根據專業人士的指示。
以上資訊來自於《InBody Taiwan 日龍》。
得到了InBody的報告後,該如何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數據呢?接著看下去,讓我們教你吧!
InBody數據該怎麼看?(主要分為7個部分!)


InBody數據主要分為6個部分,我們將以區塊的方式來讓大家更容易明白。
第1個部分:身體組成分析

我們人體的體重主要由4大要素組成,當中包括身體總水分、蛋白質、礦物質以及體脂肪。各個組成都需要維持一定的比率,這樣才能確保健康。如果這些成分不平衡都會有可能產生各種病症,所以這個圖表能夠讓測試者了解到其身體狀況。
第2個部分:肌肉脂肪分析

這個部分是看你的體重、骨骼肌中和體脂肪重是否有在標準的範圍內,而通常這個圖表的數據都會呈現3種不同的字形,分別有C型、I型和D型。
C型:肌肉量偏低、脂肪量偏高

這種類型的人肌肉量少,脂肪量又多,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,平時吃太多精緻的食物,飲食比較不健康。
當一個人的C型凹陷的幅度越大,這也代表著肌肉量流失和脂肪過高的問題非常嚴重。
建議這種類型的人可以先培養運動習慣,並且控制好自己的飲食。
I型:肌肉量、脂肪量較平均

這種類型的人的肌肉量和脂肪量都在正常的範圍,為較健康的身材。但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常範圍內的I型是健康標準型,建議這種類型的人維持運動習慣。
而在高標範圍內的I型,其身材較多為肥壯型,代表著肌肉量和體質都偏高,建議這種類型的人控制飲食。
而在低標範圍內的I型,其身材較多為骨感型,代表著肌肉量和體質都偏低,建議這種類型的人加入肌力訓練。
D型:肌肉量高、脂肪量低

這種類型的人擁有較多的肌肉量以及脂肪量低,同時看起來緊實有線條,通常都是有重量訓練以及控制飲食的健身者或運動員。
這類型的人可以持續鍛煉和控制飲食,如果你是D型的人,那麼恭喜你,你的身材看起來一定很棒!
第3個部分:肥胖分析

圖表中的體質量指數(BMI)當做參考就好,因為用它來判斷你是否有肥胖是不準確的,假設兩個人有同樣的身高的體重,但身形會因為體脂率的高低而有所落差。
BMI計算公式為:BMI = 體重(kg)/身高平方(m2)
而體脂肪率(PBF),正常男生應該保持在15~25%,女生20~30%。如果是想要有肌肉線條,那麼男生需要在15%以下。女生需要在20%以下。
第4個部分:肌肉均衡、節段脂肪分析

這個圖表可以讓你看出身體左右半部的肌肉和脂肪分佈,通常習慣出力的慣用側的肌肉量會比較多。
第5個部分:基礎代謝率

這個圖表將會告訴你的基礎代謝率是多少,肌肉量越高,基礎代謝率也會提升;肌肉量越低,基礎代謝率也會降低。
而圖表中有附上熱量的建議攝取量,這個數值僅供參考,這個數據是給大眾維持健康所需要的基本參考值,若你是健身者或是運動員,這個建議攝取量或許不適合你,需要再調整。
第6個部分:內臟脂肪級別

這個圖表是讓我們知道到底有多少的脂肪囤積在我們內臟,級別越高也意味著潛在著危機,因為這會有可能導致我們患上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等。
第7個部分:InBody評分

最後將會根據你的所有InBody數據給與一個1到100的評分。
評分結果:
- 70-80分為標準
- 80分以上很棒
如果你是有長期健身習慣者或是想要追求更好的體態,那麼就以80分以上為目標。
那麼InBody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呢?我們會在下方會告訴你哦。
InBody的優點與缺點

總結
總得來說,InBody是一種透過生物電阻抗(BIA)原理來檢測身體組成的醫學儀器,這種儀器的最大特點就是它可以測出人體的體重、體脂率、肌肉量、基礎代謝率等等,讓測試者可以全方位解析身體組成。
大部分有經驗的健身者們都會定期的測量InBody,因為這樣能讓他們快速知道自己是否有在進步或是退步。但不僅是健身者,其實一般人也應該定期測量InBody,這樣我們才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身體組成狀況,這讓我們可以及時對症下藥,要知道過高或過低的身體組成都有可能導致疾病。
除此之外,不管你是C、I或D型的人都應該持續鍛煉自己,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維持和提升我們的健康,同時才能達到更好的身材!

如果你想要知道更多健身知識的話,可以點擊這裡哦《健身知識》。

想要獲得多有關於健身方面的資訊,別忘記追蹤我們的面子書和Instagram!在右上方(电脑版)或下方(手机版)输入你的名字和电子邮件,你還可以索取免費“健身成功的三大攻略” 哦!
往下滑還有更多有關於健身的資訊!
第一次知道有InBody這種儀器,謝謝版主讓我長知識了!沒想到InBody可以做到這麼詳細的數據分析,把身體分成五個象限剖析真的非常清楚扼要!看來之後家裡需要來買一台使用了 🙂
不客氣哦,很高興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了解到Inbody
之前有再想要不要去測看看自己身體的Inbody,因為家裡只有體脂計而已,還不知道測量的結果也有分成四種類型呢!
想問版主市面上很多也有很多測試的店家,但是不是會因為測量的儀器有差價格差異太多呢?
是的哦,市面上有各種不同的Inbody儀器,基於準確性價格也會有差異哦
這個健身房都會有儀器,只是說這個檢測可以自己買回家慢慢測嗎🤔
由於市面上的Inbody儀器價格較昂貴,所以還是建議你到附近有的測量Inbody店家進行測量哦
有測過,覺得蠻有趣的~
也可以去掌握自己的身體組成狀況~
一起加油
沒錯,使用Inbody儀器可以更準確的了解我們身體的組成,一起加油哦
謝謝分享,想請問配戴金屬飾品是否會影響測量結果呢?
如果可以的話,在測量Inbody時盡量不要佩戴哦
原來測inbody也是要注意當天的飲食。 我之前都沒有統一空腹去測量,難怪會跳來跳去不穩定
是的哦,一般上測量Inbody都建議空腹
上次去測,測完真的有嚇到,年紀越大,代謝真的降低,該好好養成運動的習慣了!!!但這機器真的好準啊!!!!
沒錯,自己的健康,真的需要養成運動習慣,一起加油!
很詳細耶,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是甚麼體態,根據自己的問題去做適合的運動
沒錯,測量了Inbody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組成數據,再對症下藥,找出適合你的運動
三年前我還在運動中心運動時,每個月都會測量IN BODY,看到結果表覺得好懷念。這個機器覺得很厲害,結果相當詳細,教練可以依結果數據分析我的訓練狀況,並給予建議及訓練調整,謝謝這篇文章,讓我更了解儀器的特色與目的。
不客氣,很高興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了解到Inbody
之前到健身房量過 inbody的數據,卻不知道如何解讀,感謝版主細心教學和分享,讓我們能透過數據更清楚知道自己身體是否健康~
不客氣,很高興這篇文章能幫助你了解到如何解讀Inbody的數據
感謝版主這麼詳細的inbody解說,我也要從C型努力變成D型!美好的身材就是我持續的動力!
不客氣,一起加油!
雖然我沒量過,不過最近疏於健身運動,估計應該是肌肉量跟脂肪量都過低吧XD 感覺肌肉量跟脂肪不夠的話,骨頭、關節特別容易不適
趕快到附近可以測量Inbody的店家測量一下吧!
非常專業的文章,自己本身有去健身工廠一年,但都沒去研究這塊
可以去親身體驗看看哦!
InBody測量,這是我第一次聽過,原來有這麼酷的東西,不知道我測出來會長怎麼樣子
如果有時間的話,就去就臨近的有Inbody測量儀器的店家去測量看看吧!
雖然我沒有在健身,但我覺得測量身體數值真的很重要呢!只看體重的話會有點侷限~如果能清楚身體數值,也能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~
沒錯了解自己的體脂肪是很重要的哦,趕快去測量一下吧!
最近因為疫情關係 覺得自己的肌肉都流失了 看來真的是該去測一下了 非常感謝版主分享 超級棒的推薦 大推
不客氣,趕快去測量看看,追蹤一下自己的體態吧!
之前在體育用品店測過,當時沒想過我體脂這麼高,尤其是腹部😮💨
趕快調整飲食和開始運動吧!
之前去健身房都會一個月一次去測量,了解各比例的變化
原來這叫做Inbody!而且都是在運動完測,下次要先測再運動,謝謝版主詳細的說明
也別忘記空腹去檢測哦,這樣的Inbody數據會更加的準確
之前公司有提供免費健康檢查才知道自己身體數據,但仍然不知道這叫InBody測量。
而護理師也稍微說明肌肉脂肪分析部分,謝謝版主提供這麼詳細說明!!好險還有留著資料,可以更瞭解自己身體狀況!
不客氣,很高興這篇文章也有幫助到你了解Inbody,這樣下次你測量後就知道如何看Inbody的報告數據了哦